超聲科
內蒙古自治區腫瘤醫院功能檢查科成立于1980年。 2007年正式更名為超聲診斷科。主要承擔醫院的超聲診斷工作。先進的儀器設備、精湛的專業技術隊伍,為臨床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診斷依據。
科室現有醫務人員12人,護士2人,錄入員2人,醫務人員中有高級職稱3人,中級職稱3人,初級職稱6人。具有碩士學位5人,碩士研究生在讀1人,具有學士學位6人。其中大部分醫生均在北京、天津等國內知名醫院進修學習。
科室目前擁有4臺高端及中端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,GE公司生產的高端彩超LOGIQE9及ViVidE9、日本Aloka5500型彩超等。能夠開展心臟、血管(腦血管、周圍血管)、腹部臟器(肝、膽、胰、腎、腎上腺、膀胱、前列腺、精囊、腹腔)、婦產科、小器官(眼、甲狀腺、甲狀旁腺、涎腺、乳腺、淺表淋巴結、體表腫塊、陰囊及內容物)、腔內超聲(經陰道及經直腸)、介入性超聲(穿刺活檢、置管引流)及超聲造影等的診斷。
2014年7月科內引進兩臺高端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,美國GE公司生產的LOGIQE9及ViVidE9。其中LOGIQE9主要用于腹部、表淺器官、婦科、超聲介入、超聲造影等超聲診斷。LOGIQE9產品以迅捷聲學架構為基礎,有很多靈活的超聲成像應用,具有圖像清晰、功能強大的特點,對腹部腫瘤、表淺器官腫瘤、心臟疾病有重要的鑒別診斷價值。其中彈性成像可獲得組織硬度的評價,增加了疾病診斷信息(尤其增加了乳腺及甲狀腺疾病的診斷信息);超聲造影可以對腹部、表淺器官腫瘤、心臟疾病有重要診斷價值,還可很好的評價介入治療的療效;超聲介入在實時超聲引導下完成各種穿刺活檢、置管引流等操作,可以進一步滿足臨床診斷和治療。
ViVidE9彩超主要用于心臟及血管超聲診斷,其創新的高速平臺提供了8倍于傳統平臺的處理能力。足夠大的視野角度能夠獲取整個心臟的高幀頻成像。對先天性心臟病、冠心病、心肌病等各種心臟病均能提供更可靠的診斷依據。自動血管內膜檢測技術可提高診斷效率,更準確地評價頸動脈內中膜厚度,保證內中膜厚度測量的一致性及可靠性。
隨著超聲醫學的發展,超聲科作為現代醫學醫技科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其在臨床上的作用也是與日俱增,因此,臨床科室及病人對我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。我們全科醫生始終堅持在超聲檢查工作中與臨床密切結合,對疾病進行綜合分析、綜合判斷,堅持隨訪,從而不斷提高診斷正確率。尤其是新的高端彩超的引進,使我們更有信心為臨床科室提供了越來越多有價值的診斷信息。
醫院及科室的發展離不開科研的支撐。全科各級醫師在認真完成日常繁重的診療工作的同時,還十分注重科研能力提升,在以前儀器設備相對落后的情況下,我們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點點的成績,至今已在各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8余篇,其中核心期刊12篇。先后榮獲呼鐵局技術進步四等獎一項,呼鐵局技術進步一等獎一項,內蒙古自治區醫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一項,此外,由科主任武永麗主持開展的“舒降之對高危心腦血管患者頸動脈粥樣斑塊穩定性影響的超聲研究”工作。已獲得2012年內蒙古自治區自然基金項目資助,資助金額2萬元,項目編號:2012MS11113,此項目已結題。由姜桂艷主持開展的“耦合劑充盈法腔內超聲聯合CEA對直腸癌放化療后療效評估”工作,已獲得院內基金項目,資助金額0.6萬元,項目編號:ZIyyynjj2016007,項目類別:院內基金一般A項目,由楊永雁主持開展的“乳腺癌超聲表現與分子亞型的相關性研究”工作,已獲得院內基金項目,資助金額0.6萬元,項目編號:ZIyyynjj2016013,項目類別:院內基金一般A項目,這些項目都得到了醫院領導的鼓勵與支持,但是,要想做出像樣的科研并得到同行認可,需要相應的儀器設備、高素質的人才及臨床科室的大力配合。隨著醫院的不斷發展,高素質人才的引進,我們自治區腫瘤醫院超聲科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。
網址:www.nmgzlyy.com 地址: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昭烏達路42號
版權所有: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內蒙古醫院?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